咱糧聚樂部的源起
「喜願咱糧聚樂部」以小麥、大豆為基底,鼓勵農民種植黑芝麻、白芝麻、蕎麥、薏苡..等雜糧作物,實踐推動多元輪作,並在秋冬提供蜂蜜蜜源,展現深具地方特色之可食地景,營造遊藝美學,也為台灣雜糧復興吹響動員的號角!
文章分類
喜願小麥契作農友團
麥田狂想一場台灣農糧非典型的社會運動
「當我們為生存而奮鬥,自認為一切均合理與理性存在,且滿懷渴望變革的可能作為;但在外人眼中恰巧卻集合了不合理、非理性與不可能於一身」-這就是運動的徵候。喜願從需求端出發,以產銷計畫控管契作面積,並以友善環境的種植方式,尊重農民輪作選擇,成立穀物製粉所,連結斷鏈的產業結構,營建社區協力農業加工合作的生態鏈。
2025「好農壯遊」同學會翦影
疫情解除後,小紀(紀淵字)以喜願契作農友 […]
喜願大豆特工隊-颱風過後
喜願大豆特工隊-颱風過後 連續兩年的秋颱 […]
喜願大豆特工隊
大豆為土地長出來的肉,豐富的蛋白質為常民不可或缺的食物。但台灣卻長期仰賴進口,而且進口96%以上為基因改造大豆。
喜願大豆特工隊是農友、加工者、服務者的組合。彼此協同合作突破台灣本產大豆(黑豆、黃豆)栽種與應用的困境。積極參與無基改農區的推動,實踐台灣為無基改大豆農區之島。
喜願咱糧聚樂部
「喜願咱糧聚樂部」以小麥、大豆為基底,輪搭黑芝麻、白芝麻、蕎麥、薏苡..等雜糧作物,實踐推動多元輪作,並在秋冬農村展現深具地方特色之可食地景,營造遊藝美學,持續前進與守護本土雜糧!
韃靼苦蕎脫殼
為克服全台各地秋冬裡作種植「蕎麥」(甜蕎 […]
2025「好農壯遊」同學會翦影
疫情解除後,小紀(紀淵字)以喜願契作農友 […]
咱糧學堂:
「農村需要都市;都市離不開農村」;在農食教育的努力上,鼓勵都會民眾、學校師生,實際在社區與校園種植「小麥」、「大豆」、「芝麻」、「蕎麥」等作物,透過產地見學,實際的體驗互動,增進需求端與生產端的理解,更向各地農民學習與致敬;農友就是最好的老師,具體落實「農村即學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