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 年 1 月 30 日
_250130_7-1024x768.jpg)
與「清水瀞園」的緣分起於2005年「319旅行事誌」的執念,欲以一幢地方古厝(歷史建築或隱野民居)等同於一部地方史的概念,串聯起全台各地充滿歷史記憶的建築,透過西方建築語彙、格局、工構,傳統雕塑與裝飾藝術等視角,貼近昔日創建者的心性、社經地位與時空背景;成為另類的台灣地方文史。
「瀞園」創建者黃汝舟先生(1863-?),列名「台灣列紳傳」53歲曾獲紳章(1916/日治大正5年 ),傳記中以「天性沉著,緘默以蓄德,善行亦不鮮」形容。黃宅建於自家郊外果園,又取名為「瀞園」,自是與黃汝舟先生心性有關;「瀞」是「淨」的古字,由於音近,「瀞」又假借為「清」。 《説文•水部》:“瀞,無垢薉也。從水,静聲;以「瀞」譬喻「清靜」彰顯文人雅趣。
「瀞園」建成於1934年間,二進左右雙護龍格局,左右均衡對稱,採混凝土加強磚木結構,一進正面氣勢宏偉,西式山牆、柱式、拱圈式樣,表面裝飾均以洗石子與瓷磚貼飾處理,第二進為閩南建築,簷廊柱式、構架、屋脊均採傳統剪黏、交趾陶、泥塑、木雕、石雕、彩繪,而二進空間格局展現巧思,天窗採光隔間壁板雕花紋飾,則充滿日式風格語彙,處處顯露出地方仕紳風雅與前衛時尚。為當今台灣傳統民居中「閩洋折衷建築」的重要經典。
阿達碼 2025/01/30
請延伸參考閱讀
瀞園遺影(2006/01)/阿達碼
瀞園獨憐(2006/10)/阿達碼
瀞園盼援(2007/12)/阿達碼
瀞園溫情(2007/12)/阿達碼
台中文化資產處-清水黃家瀞園
台灣列紳傳(維基百科)
空中看古厝-康鍩錫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