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燈火的王功

今年底(2005年12月3日)縣市長、議員、鄉鎮長三合一的選舉又快到了,政治檯面上的人物或是執政者,避免不了使用既得的官方資源來營造個人政治魅力,而舉辦各式各樣的文化節慶活動往往被視為是拉抬候選人氣勢的特效藥。
所以,從農曆的七夕情人節、中秋節陸陸續續,全省各地的縣市、鄉鎮長欲競選連任者都會刻意把官府舉辦的節慶活動和競選的文宣主軸掛勾,以展現其治理的績效。這一次8/17-8/18彰化「王功漁火節」,就是這種選舉策略中的標準產物。
王功歸屬於芳苑鄉公所管轄, 但王功卻比芳苑有名氣,就是因為有王功漁港, 舊時以前曾是彰化八景之一。王功港是彰化縣靠西海岸線的漁港中進出較頻繁的小型漁港,停靠以小型膠筏為主,漁民都以養殖牡蠣、文蛤、草蝦,斑節蝦等魚產,農產則以花生、蘆筍為主。王功漁港旁有一座才22歲年輕的王功的國際燈塔,是台灣本島高度最高的燈塔,也是芳苑特有的重要地標。而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就是「王功蚵仔炸」。
從海岸有機質的灘地生態特質而言,王功的海域生態與接鄰的漢寶溼地是相同屬性的,高潮差帶來豐富的微生物與藻類,也蘊育出多樣且環環相扣的生物鏈;燈塔 左後方有漁塭、澤地與堤岸旁休耕的旱地、荒地…,這裡是許多鳥類覓食的樂園。千變萬化的夕照美景更是芳苑、王功、漢寶一帶的天然景觀資產。
其實,王功「漁火碼頭」的整建計畫,是可以讓逐漸沒落的王功漁港,從漁撈養殖轉向遊憩產業服務的契機,再加上去年向中央政府爭取經費建造了一座「王者之弓」的跨港觀景橋,搭配經濟部水利署已完工的「王功風情」-防潮河堤工程,確實是週邊鄉鎮(二林、鹿港、大城、福興、溪湖、埔鹽)民眾假日休憩的好場所。
但是,十分惋惜的是縣政的主政者完全以選舉為考量,急於作秀的心態,十分明顯,所以「呷緊弄破碗」反而弄巧成拙;原本港區的週邊設施就並未妥善維護,許多正興建中的主題館(服務中心、漁貨交易館、漁具整備區)均未完工(尚未核發使用執照,目前仍禁止使用),其他例如:休憩標示牌倒塌、景觀風車損壞未修、港區缺乏照明設施、公共設施未完工( 沒有照明的停車場、簡陋的廁所、垃圾桶)…, 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王功漁火」活動結束後的攤販竟然續在景觀橋下營業。

參觀王功漁港,這幾日來的人車確實增加了許多,可是面對髒亂的碼頭港區,許多遊客待不到10分鐘就搖頭離開,這種景象比「花博會」更糟糕!期待這樣混亂場面能夠獲得相關單位的重視盡快改善,以免再次扼殺了王功漁港的 生機。
從1997年阮剛猛時代的「富麗王功」,到後來有「王功甦醒」,現在的翁金珠則是「王功漁火」,大家不妨到王功美食街的後方(外環),憑弔這些「文化遺跡」;活動口號喊得一年比一年好聽,經費花得一年比一年多,可是我卻看不見實實在在的建設與經營。
由於在芳苑、漢寶、王功一帶做自然觀察與攝影的緣故,所以對芳苑與王功漁港、漢寶溼地週遭的事物歷歷在目,也就對這樣的現象格外感到痛心,而這種責難來自於對這裡住民與這塊土地的疼惜。
朋友們,假如晚上您要到王功漁港,請自備燈火!我已經事先告知了您了。
■ 喚醒芳苑沉睡的海洋記憶
芳苑是我的第五個故鄉。麵包坊離濱海番仔挖社區直線距離不到七公里,既已選擇定居芳苑,自然就要融入與貼近的在地的社群生活,學習關心這裡住民生活文化、環境生態…。
芳苑的古地名叫「番仔挖」,是平埔族(俗稱熟番)的聚落。而地名為「挖」的意含來源有二種說法,第一種解釋是地勢低漥處,也就是早期先民利用芳苑海邊特有的泥灘地,挖出許多窪地(凹洞),海水漲潮時帶來許多魚蝦,退潮時利用窪地滯留魚蝦進行捕撈;另一種說法是,「挖」與漢文的「彎」同義,早期這裡海岸線彎彎曲曲,轉折很大,因而得名。所以「番挖」的閩南語音就在國民政府遷台後就變成華文的「芳苑」。這就是「芳苑」地名的典故。

芳苑(王功、漢寶)一帶最大漁產是牡蠣(俗稱蚵仔)的養殖,傳統蚵民的生活較依重著潮汐起落,和農耕日出日落的生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由於海岸泥灘地的地質,蚵民的蚵園(蚵田)必須越過一望無際的灘地始能到達,可以想像早期養蚵人家生活的艱難度。
不過,現早已經舖設的水泥的「車道」,供蚵農運蚵的鐵牛或牛車行駛,蚵農順著「車道」旁,定距插著「X」形的竹竿,則是漲潮時,牛車與膠筏回程的導引,可以避免牛車或鐵牛陷入泥沼當中,以及讓膠筏可以集中停放近灘,這是「車道」也是「航道」,是蚵農重要的安全導引。
這種插滿竹支成「X」或「I」形狀 的特殊景觀和牛車(鐵牛)載蚵的畫面,只有在彰化的芳苑、大城一帶的灘地可以被看見,這是非常獨特的景緻。
可是芳苑最出名的除了「珍珠蚵」外,一般人泰半的刻板印象是「黑道的故鄉」,就因為曾出現幾位「大哥」、「殺手」的出生地在芳苑,這是一般「平地思考」沒能接受「海口思考」短淺的見解。
「海口人」與「山地人」,雖同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自然族性,但是早期的「討海人」,除了海險之外,還必須抵抗外來盜匪與「平地人」的侵略,所以村民必須仰靠團練防衛來自己的村莊。所以從芳苑、大城起以南、雲林的二崙、台西及至台南安南,早期的村莊都充滿了防禦性的設想。

其實,漁民討海的危險比平地上的買賣、山地的採摘都要高出許多,而且航程是孤寂的,因此生成了「海口人」-人生大海似壺酒,一個浪來喝一口的海洋性格,對生命的起落與命運的無法抗拒性,自然有一種屬於討海人生命的豪邁曠觀。說是活在當下、及時行樂都好,漁民的生活裡總脫離不了酒和女人。不過,目前台灣的西海岸的漁民已經是大都養殖為主,漁撈為輔,加上漁村人口大幅外流,這種搏鬥的韌性,已經轉變了!
台灣四面環海本來應該是友善親水的族性,但國民政府遷台採取戒嚴措施,對全台海岸線採取管制,而當時候違禁物品的走私,大都依靠海上的管道,所以鋌而走險是一些窮苦漁民貼捕家用的無奈選擇。
戒嚴時代的「海洋」是充滿危險與禁忌的(龍應台曾在面對大海的時候一文觸及海洋的意識)。我們與海洋的關係是刻意被阻絕的,而連帶地也隔離了我們對海口漁村住民生活的親近與瞭解。
我們是一個移民共組的島國,祖先大都經歷南島遠渡與黑水涉險,血液裡都存有對海洋原生記憶的基因,隨時等待被喚醒,不再迷走於政治節慶的人潮中。
■ 老師,你怎麼在這裡?
節氣自立秋後,就逐漸呈晝短夜長的走勢,日落的時間不斷在提早當中。8/18(日)中秋節從北部回彰化,傍晚直奔番仔挖社區拍攝夕 照與住民清閒的生活,然後就專程到王功漁港,看看「王功漁火」活動盛會後的現場景況,雖然港區沒有公共照明,但是中秋明亮的月色,可以照見滿地的垃圾與烤肉的民眾,活動後的環境品質幾乎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在離開王功漁港經過王功美食街(芳漢路王功段)時,發現在漁會超市對面的「福壽宮」,正慶祝福德正神(土地公)聖誕千秋的廟會,人聲鼎沸,擴音器正播出「大戲」 的唱調,旁邊則是流動舞台的卡拉OK對唱,熱鬧非凡,心想時間還很早,於是就背著照相機下車探個究竟。
而下車的第一幕,出現在眼前竟然是DVD的播放器與投影機,螢幕上的樊梨花正施展移山倒海的法術,剛剛聽到大戲(歌仔戲)的唱腔,原來是多媒體的神功威力。一旁 燈光炫麗的流動舞台,圍觀的人群愈聚愈多,穿著清涼的主持人以「鋼管的快要來了!」吆喝大家靠過來一點!
感到納悶的是「土地公」的生日,不是二月二日,民間俗稱的「頭牙」嗎?怎麼王功的土地公會跟人家不一樣,在廟裡找不到文字的說明,於是拉大嗓門,詢問坐在廟旁的一位年紀頗大的老先生:「歐吉桑, 土地公生日甘毋是二月初二,為什麼王功是做中秋八月十五?汝知影毋。」
沒想到年邁老人家,竟然以標準的華語回答我說:「沒有錯!土地公的生日一般都認為是二月二日,但我們這裡是做中秋,原因是秋收之後,庄裡大夥們會做『平安』以敬謝天地,而月娘就代表『天』,土地公就代表『地』,這是我的解釋。全省各地都各有不同的傳說, 也許比較富有神奇性吧。」他不打算說下去,眼神專注直著前方的舞台,順口反問了我一句:「你是記者嗎?」
我沒有辦法回答,但用沉默的眼光,陪著他老人家 的視線,欣賞舞台上一位女士高唱著江惠的曲子「擔輸贏」。

卡拉OK的伴唱一結束,主持人介紹待會出場的舞者叫李文,是今天我們 街上洪董事長從台中最有名的PUB,禮聘她到這裡,讓大家享受和台中同等級的專業表演秀,感謝土地公的保佑和鄉親的支持。
主持人話一說完,在後台的男性助理迅速地插上一支約三公尺的鋼管,隨後只見一位身材姣好健美的小姐,身穿黑色蕾絲薄紗,隨著熱門舞曲的節奏,一片片卸掉薄紗道具,只剩下黑色的內衣與丁字褲後,才開始鋼管舞技。
她順著鋼管盤旋著身體,柔順的動作,看得大家目瞪口呆,似乎只記得呼吸,卻忘記 拍手鼓掌。
尤其,接是她以倒立的姿勢纏繞著鋼管,呈仰角接近九十度的高難度動作,真讓我感到佩服,這是經過苦練不是天生的,心想這不知道要練習多久次!
又一陣勁歌熱舞之後,她忽然走下臺來,這時候原本鴉雀無聲的觀眾,好像忽然從陶醉中被驚醒,高聲歡呼叫喊,不過大人們四處逃避的居大多數,反倒是定座在橋墩上的幾位小朋友以「凡入我眼,皆為我有」 的簡單心情,自在而沒有閃躲地 追視著鋼管女郎。
妙齡女郎面對在前座觀眾,漫妙地扭動身軀,大膽跨坐在歐吉桑的大腿上,極盡挑逗感官的動作,在旁的歐巴桑則哈哈大笑,取笑被捉弄的歐吉桑。妙齡女郎繞場即興 式的表演,使場面更高亢熱鬧,但不猥褻。
慣性那起相機拍照,正要拍照的時候,忽然聽見有人從背後拍著我的肩膀叫著:「老師,你怎麼在這裡!」回台一看,原來是以前二林工商職能科去年畢業的學生阿德。
可能太入神了,一時也不知道從何解釋,有頭沒腦地就回答阿德:「我是來看表演的啦!」
阿德以為我有這方面的喜好,慎重地對我預告說:「庄裡土地公生日,今年連請三天的歌舞團,聽說明天是從台北來的,更精采喔!」阿德就一直陪在旁邊,不時指著介紹明天庄裡負責商請歌舞團的人物。
鋼管熱舞結束後,阿德很熱情邀請我說:「老師,你明天還要再來喔!」我尷尬地點頭示意說好。
轉身離開時,我正煩惱著如何書寫這段「斯土。斯民。」美妙又奇異的風情。
阿達碼 2005/09/22 寫於彰化芳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