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聚堂

陳聚德堂原為明朝鄭成功入台的部將陳澤所建宅第(另有一種說法是被鄭成功譽為「當世臥龍」的陳永華所建),兼具官衙辦公與家宅的用途,後世子孫屢有維修整建。日據時期1934年3月曾遭美軍轟炸與掃射,受創十分嚴重。目前陳氏家廟的格局與形式,係1961年陳氏宗族在原地依據舊樣重新修建,內政部於1985年11月27日公告指定為三級古蹟,整修仍沿用舊建材並維繫原貌。 

由於陳聚德堂前係官署建築,因此進落間距呈現縱長深遠,從拜亭往外正視前亭,形成恢弘遼闊的祭祀中庭,這是一般民間宗祠、家廟,很少看見的規格。雖然陳氏於清朝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第九世孫陳煌有貢生的官品(貢生視同八品官)改建為家廟,但奉祀的規格與尺寸,部分顯然已逾越當時的規範。 

德聚堂另外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就是兩側護龍的燕尾屋脊,都只有單燕尾(後端並翹脊),但陳氏家廟駐守的老人家答覆,並無法滿足我的困惑,有待進一步的探索。 

德聚堂主體漆色以紅、藍、白為基調,高昂的正門簷亭,搭配紅瓦與金色的精工雕飾,展顯出陳氏家廟大開大合,非凡的磅礡氣勢。穿越過水門亭,停留在廂房白牆上的光影映現時間靜滯的美感。兩側對應的八卦門為左右護龍的主通道騎馬廊簷上的龍頭引水泥飾、拜亭牆上彩繪大師陳玉峰的真跡與「憨番擔樑」的巧思,在在都見證了德聚堂的輝煌歷史。 

古蹟,是歷史的藏寶圖;驗證歷史的活教材。 

阿達碼 2005/12/30 彰化芳苑 

備註:
上圖係從陳氏家廟的拜亭往外正視前亭,形成恢弘遼闊的祭祀中庭,這是一般民間宗祠、家廟,很少看見的規格。德聚堂為三級古蹟,對外界開放,位於台南市。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