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跋扈的風 說不完
世故的雲 聽不盡
人生春夢
世事飄忽晃盪難料
當繁華盡落
成傾埆廢墟
餘存妳 薄軀剪影
堪載沉重的塵晦逝情
妳 用記憶封定
唯一的表情
在冰冷的傾墻上
成為苦澀遺跡
妳 用歲月膠著
凝定的笑容
在辛酸的壁痕裡
一同風化腐蝕
阿達碼 2006/1/18 彰化芳苑
龍井山腳林厝,為清朝水路提督林文察麾下十八部將之一林雲卿所建,完工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殊異的建築工構與裝飾曾是地方文史研究的對象。1935年中部大地震,已震垮門樓與部分牆垣、大 樑損毀,雖經整修但無法恢復原樣。爾後家族又缺乏專責管理維護,灰泥風化造成剪黏剝落,護龍土埆與正堂牆壁陸續傾圮。
1970年間, 謝東閔主政省府,推展台灣首次社區建設,林宅靠外的矮牆被改成水泥牆,粉刷代表國民黨政府藍、白、紅的色帶與標語,更漸失古厝風貌。
而龍井林宅第一次被社會高度關注是在1997年台中潭子「摘星山莊」被拆之後,引發對古蹟保存的拯救潮,但後經學者專家組成的古蹟評定小組會勘, 因林宅屋構殘破不堪,重要文物均已流失,認定為不具古蹟的標準與價值,爾後就任其荒蕪迄今。921大地震之後,正廳橫木與大柱又再呈現傾斜狀,已形同危險建築。
1998年,林宅就已完成地產 逕為分割,未來在計畫道路開闢後林宅將正式成為歷史名詞。目前左右外護龍尚有居家與車庫。
阿達碼 2006/01/18 彰化芳苑
備註:
請參閱:龍井鄉公所網站對「山腳林厝」的描述 –「……….由於維護得法,不減當年的雄姿,到此憑弔,不禁令人有發思古之幽情。」公部門對歷史建築的調查與了解, 如此怠惰與荒謬,古厝的命運就可想而知。
上圖攝於龍井林宅右護龍房間,昔日1970年代剪貼於灰白土墻上 的美女圖片。2006/01/14用鏡頭留下林宅最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