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西鹿陶洋江氏古厝

台南縣楠西鄉鹿陶洋的江家古厝與彰化縣社頭鄉湳雅村的寧遠堂、團圓是國內目前保持最完整的合院(圍攏)宅群最完整的兩個地方(十三護龍),佔地都在三甲地 以上,座山面水(座東朝西),大埕視野遼闊,周圍均種植竹林防禦,形成一個封閉式圍屋,這是客家族群的建築特色,主要是團結宗族有效抵禦外侵。而屏東佳冬蕭家五堂大屋則是客家 原鄉傳統圍攏概念融入閩南建築工法的另一種客家建築風格的表現。 

據史學考證,台南楠西鄉鹿陶洋的江家古厝與彰化縣社頭鄉湳雅村的寧遠堂、團圓兩個地方都是清末客家族群為逃避械鬥的第二次大移民,所形成的圍攏聚落。經歷過第二次移民後的客家族民,在生活 習俗、語言融入閩南的主流文化,致使後代逐漸忘記客家常儀與客家話 或者遵循著客家儀俗卻誤為閩南傳統風俗,而目前客家學者通稱這些客家族群為「福佬客」;所以嚴格來說,我們如果用「客家話」來界定是否為「客家人」是粗糙的。 

這麼龐大的宅群之所以能夠完整維繫,係憑藉著客家先民宗族所訂定的族規,最明顯的事例就是規定後代的子孫不得將祖先牌位分靈出去,而對圍攏中護龍(橫屋)的興建也都做了明確的規範(高度、方位),祖業地產完全由家族各派下統理;這種傳統在屏東、新竹、苗栗的許多客家族群仍然被堅守著。 

而客家圍攏建築中古樸的風貌與所蘊涵的智慧,請您慢慢咀嚼、細細品味! 

阿達碼 彰化芳苑 2005/12/13

備註: 上圖為江家古厝正面大埕入口 攝於2005/12/04

返回頂端